文章來源:中國工業報 | 發布日期:2020-07-27 | 作者:myfox | 分享: |
第一,應該更進一步定義“中醫藥”,明確“源于中華各民族醫藥和現代醫藥”,將之均納入中醫藥學科,并通過中醫藥的優勢來增強民族自信。《中醫藥法》對“中醫藥”的定義是:“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醫藥在內的我國各民族醫藥的統稱”,這解決了民眾以往一說中醫藥就想到漢醫漢藥的錯誤認識,中醫藥不應該單是漢醫漢藥,應該是中華各民族的醫藥,是中國人的醫藥。
我認為,中醫由醫學哲學、醫藥學、適宜技術三大部分組成。哲學從《易經》開始,醫學哲學來自《黃帝內經》,這就是“頂層設計”。《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十大名著是完整的傳統的醫學體系,刮痧、火罐、推拿、針灸就是適宜技術。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中醫藥沒有吸收現代科技的成果,沒有進入分子、細胞領域,這是十分危險的。
目前,需要把現代科學的技術納入中醫藥學科,各學科的科學成果為中醫藥學所用。難道中醫藥到了細胞層面就是西醫學了?到了分子層面就是西藥了嗎?這完全不合理。比如屠呦呦教授發明的“青蒿素”,這是源于中醫藥的,但是好多人說這不是中藥,按現行的藥品監管分類也列為化學藥,這是不對的,有損中醫藥的自信心。
在過去,我們只把中藥的定義聚焦在“傳統”二字上,以傳統理論指導、用傳統方法炮制、按傳統方法應用,認為這樣的藥物才是中藥。我認為,我們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應該給中醫藥一個更準確更廣闊的定義。我們把這個定義定準以后,我們的后代就不會有爭議了,分子、細胞這個層面也是中醫藥的范疇。
第二,相關部門應該重新制定中醫藥評價標準和支撐體系。這次與新冠病毒的遭遇戰,是一場全球200多個國家針對同一個病種的大比武,比出了各國政府應對疫情的處理能力,比出了不同社會政治體制的治理能力,更比出了我們醫護人員的治療水平,還比出了我們專業人員的奉獻精神,最實質地比出了長期以來對中國人醫藥認識的偏差。
長期以來,我們把未知的科學當作不科學,致使中醫藥受到許多不公正的對待。而在此次疫情中,國人也再次提高了對中醫科學性的認識。譬如對待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病例,我國采用中醫藥方式及時治療,有效防止輕癥轉重癥,而其他很多國家卻缺乏這種措施,只能讓病人在家隔離。我的一位美國朋友跟我說,他們那邊查出一個陽性的無癥狀新冠病毒感染者,醫生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回去“自我隔離,多喝開水”。而我們國家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及早介入干預,取得了決定性的戰略成果。
在“科學未知領域”,我們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生活實踐中探索出了現代醫學近200年都沒有發現的規律,這就是中醫藥學,我們不能再去爭論“中醫藥是不是科學”,不能用“已知”來完全否定“未知”。對于科學未知部分,要從我們傳統的中醫藥當中,經過我們現代科研的手段,重新設定中醫藥評價標準和支撐體系。
第三,應該加強中醫藥知識產權和品牌商標保護。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與疾病的不斷抗爭中積累的寶貴財富,是最具原創性的知識產權,理應得到保護。從實踐來看,按照化藥的保護方式,并不能實現中藥知識產權的保護,需要從工藝處方、保密配方、品牌保護等多維度,建立中醫藥自己的整套保護方案。(本文作者為好醫生集團董事長)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vBvQSDMTjiQhYFxOuJLq2A
地址:成都市青羊區工業園區n36棟
電話:86-028-82868888
好醫生云醫療:http://www.hysyyl.com 福能源:http://www.fnysw.com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川)-非經營性-2021-0397 蜀ICP備06014542號-1
官方微信
CopyRight(C) 2011 - hys.cn 好醫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網站未發布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戒毒藥品和醫療機構制劑的產品信息 技術支持:創企科技
線上商城
聯系我們
郵箱:2641274375@qq.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