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團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實干創造未來 讓幸福夢想蓬勃生長
3月5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四川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集中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大涼山‘懸崖村’的‘藤梯’換成‘鋼梯’,最近又吸引社會資本打造文旅項目……”全國人大代表、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扶貧移民局局長降初說,成千上萬個貧困村的幸福夢想正在巴山蜀水間蓬勃生長。
央視新聞聯播截圖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同四川團代表們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降初的話引發代表共鳴。代表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展示了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科學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開創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實踐路徑,是一篇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催人奮進的好報告。
結合自身工作,代表們認真審議報告,真誠提出意見和建議,積極思考如何聚焦目標任務,把握機遇,狠抓落實,因地制宜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
關鍵詞:產業扶貧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董事長耿福能:
脫貧產業要建得好可持續
耿福能特別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產業扶貧,激發脫貧內生動力的相關內容。
作為從大涼山走出來的全國人大代表,耿福能感受最深的,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涼山州脫貧攻堅的關心和支持。他告訴記者,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調研昭覺縣火普村時,看到村民儲藏室里存放著一些圓根蘿卜,特別關注,希望當地幫忙想辦法賣出去。脫貧攻堅發展特色產業,涉及優選品種、種植、技術、科研、生產、產品質量、品牌、市場等各個環節,一個環節不通,都會導致風險。
耿福能建議相關部門對現有產業扶貧發展情況進行匯總分析,按市場需求規劃產業,做好風險預案,在關鍵環節以政府補貼的形式,打通市場、產品、品牌、科研、企業生產、市場準入的全產業鏈,以確保脫貧產業建得好、管得好、穩得住、可持續。
健全金融扶貧機制也是產業扶貧的重要一環。耿福能認為,應鼓勵金融機構向產業扶貧相關企業提供專項貸款,鼓勵保險公司開展特色產業保險、價格指數保險和災害損害保險等政策性農業保險,增強貧困戶在發展產業過程中的抗風險能力。
耿福能還建議大力發展社會慈善救濟事業,推動由財政投入為主向社會慈善扶貧為主轉變,形成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主動參與的扶貧格局。(四川日報)
來源: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80306/1867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