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經過中藥理論、中藥炮制方法,經過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醫臨床的中藥。5月13日上午10點,四川省科技青年聯合會主辦的“新視界、新思維、新方向”創新沙龍活動在四川德仁堂中藥股份公司的生產基地舉行,來自各行各業的青年學者在專業講解人員的帶領下參觀,從藥材的挑選、生產、加工、到最后包裝出品,中藥飲片的整個加工過程。
(德仁堂員工正在挑選優質百合)
據介紹,德仁堂生產基地的分工十分明確,有專業研究中藥成分的科研人員,有專門烘培蒸發的普通技術員工,還有特別細致的挑選工作,員工們需要把優良的中藥材挨個挑選出來,這是機器無法代替的工作。最后藥材被放在大陽臺上晾曬,透明玻璃吸收高溫,有利于快速蒸發中藥材中的水份。
(講解員解說儀器的使用方法)
(德仁堂集團總經理鄒康祿在做報告)
下午2點,沙龍活動在德仁堂生產基地的一樓會議舉行。在沙龍中,德仁堂集團總經理鄒康祿表示,目前飲片行業發展頗具規模,成長空間看好。但是“做好做精”的愿景仍有待于產學研用各方面的開拓和努力。多年來,飲片受到工藝、規范、標準、性狀的種種限制,相應地,也限制了炮制的發展。
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耿福能就中藥產品“三標合一”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提到,好醫生一直堅持對美洲大蠊進行基因測序及后續研究,希望用化藥的方法證明中藥的有效性,找到有效成分,實現產品質量的全面升級。總的來說,種植環節形成好的質量,并能堅持處方標準、工藝流程標準、檢測標準三標合一的制藥標準,中醫藥的世界化是沒有問題的。
成都中醫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吳純潔認為,藥典中飲片的鑒別、含量測定多是“同藥材”,未能體現飲片特色。其他問題包括,凈制制得的飲片(不再切割、炮制)的標準問題,制法參數統一問題生產過程經驗評價方法沒有統一的定論,參數不固定,以及飲片規格、有效期等問題。吳純潔教授由中藥飲片相關法定標準出發,結合飲片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中藥飲片質量標準現狀及存在共性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引出中藥飲片性狀客觀化的解決思路,針對智能感官分析技術在中藥飲片質量控制領域從原理、特點、工作流程、分析方法、數據庫的建立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述。
來源:http://news.huaxi100.com/show-135-886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