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為先 變害為寶
——好醫生美洲大蠊系列產品開發科技項目實施紀實
西昌市安寧河畔,有一座藥用動物養殖基地,這里環境清幽、廠房整潔,所飼養的則是蟑螂的一種——美洲大蠊。這里就是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完全按照國家規范的GAP標準進行養殖和生產的美洲大蠊藥用動物養殖基地,也是國內唯一的昆蟲類藥用動物GAP養殖基地。
攻克技術問題 引領帶動醫藥產業發展
從2011年開始,州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給予美洲大蠊產業發展大力支持,前后3年為公司立項并實施了“美洲大蠊系列產品開發等科技項目”,共投入項目專項資金,通過科技項目的試驗示范,攻克了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并引領帶動醫藥產業的發展。
項目承擔單位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屬醫藥工業企業,致力于中藥材養殖、中藥、生物醫藥的研發與產業化生產。公司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創新型企業、省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建有我省三州地區唯一的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創新實踐基地、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國內唯一昆蟲類藥材美洲大蠊GAP認證養殖基地。公司系四川省優秀民營企業、涼山州“十五”技術進步工作先進企業和省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公司品牌“好醫生”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著名品牌、四川省著名品牌。公司高度重視項目實施工作,抽調醫藥專家組成專家組,成立了美洲大蠊系列產品開發項目課題組,具體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為確保項目試驗成功,課題組先后到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大學等地學習,并深入到企業,解決企業的相關技術難題。
3年研究和探索 產品實現銷售成倍增長
2011年至2013年,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先后配套雄厚資金,在州委、州政府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對美洲大蠊的生活習性和養殖技術進行了3年多的研究和探索,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總結出了一整套包括從養殖過程、藥材加工、產品制備的寶貴經驗,形成全套SOP標準操作規程體系,為美洲大蠊科學化規范化的飼養、繁殖、加工,提供全面的保障,形成了以美洲大蠊養殖、加工為核心的專利授權多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二十余項。
項目按照GAP標準完善項目公司現有養殖基地;同時按照新版GMP標準改擴建藥材加工生產線。至2013年項目建設完成后,形成以美洲大蠊為代表,在國內、國際領先的自體病損組織創面修復類創新藥物高技術產品集群,重點針對嚴重燒創傷、神經營養性潰瘍、糖尿病足、褥瘡、潰瘍性結腸炎、糜爛性胃炎、急慢性胃炎等以創面為主的國際國內醫療難題,填補了醫療空白,實現現有大品種康復新液與修復病損創面組織的產品產業化。公司在美洲大蠊的基礎上,又相繼開發出了“美洲大蠊若蟲精粉”、“康復馨牙膏”、“長青素凝膠”、“甲殼素膠囊”等一系列新產品。實現美洲大蠊系列專利技術、SOP標準操作規程、藥材質量標準的產業化實施。
構建產業技術鏈 帶動就業促進增收
公司基地飼養美洲大蠊的飼料包括玉米、小麥及涼山特有的苦蕎等,飼料配方已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公司基地的美洲大蠊每天均要吃上千公斤食物——這只是冬天的量,夏天則需要更多。光飼料原料基地每天都需要準備數噸。經過幾年的大力發展,基地養殖的美洲大蠊完全能滿足公司中成藥等產品的需求,因此,基地在苦蕎需求量上帶動當地農戶發展。據統計,公司一年僅收購苦蕎就帶動了當地1000戶農民共同致富,戶均增收達到6000元/年。
公司在最大限度地實現高效、循環、清潔生產的同時,還通過新技術成果的轉化利用,大大減少了水、電的應用,節約了能源,也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公司在美洲大蠊養殖、加工、研發等方面,直接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
項目圍繞美洲大蠊產業鏈,攻克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近年來,項目按產前、產中和產后進行組織設計,圍繞美洲大蠊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以企業為主體,由產學研多單位、多學科創新團隊共同攻關,著力構建美洲大蠊產業技術鏈,支撐延長其產業鏈,培育壯大涼山州區域優勢特色支柱產業。
“美洲大蠊系列產品開發等科技項目”的實施,對推動涼山州美洲大蠊產業化發展發揮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對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繁榮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實現了美洲大蠊系列專利技術、SOP標準操作規程、藥材質量標準的產業化實施,養殖基地在自身得以發展的同時,帶動當地1000戶農戶增收致富。(涼山日報 蘇華)